《上古夏商大事年表》

约公元前 27 世纪—前 23 世纪 – 阪泉之战

阪泉之战发生于神农氏炎帝部落和轩辕氏黄帝部落之间。神农氏之后,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是中原大地上两个最大的部落。炎帝生活在姜水(渭水支流,在今陕西岐山东)流域,部落沿黄河向东发展,是黄河下游地区最强大的部落联盟。
黄帝生活于姬水(岐水,一说在今陕西)流域,东进中原后,居于轩辕之丘(今河南新郑西北)。
两大部落都通过征服其他部落来扩张地盘,结果不可避免地产生摩擦,最终激化为战争。
黄帝率军与炎帝部落战于阪泉,最后黄帝部落联盟获胜,确立了在中原的统治地位。
炎帝及其部落则迁到了南方。

约公元前 27 世纪—前 23 世纪 – 涿鹿之战

黄帝时代,在长江流域生活着九黎部落。九黎部落是由 81 个小部落构成的,他们在蚩尤的带领下日益走向强盛。
九黎部落原是炎帝的统属,炎帝在阪泉战败于黄帝后,九黎部落被放逐到今安徽、河南、山东东部至沿海一带。
相传约四千六百年前,为了争夺中原地带,蚩尤部落开始向黄帝部落进攻。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,与蚩尤部落大战于涿鹿(今河北张家口),最终获胜。

约公元前 27 世纪—前 23 世纪 – 鲧治水失败

帝尧时期,黄河流域发生了罕见的洪灾。这次洪灾起因是海水上涨,浩荡的海水自东向西漫灌,逆行横流,庄稼被淹,百姓深受其苦。
鲧是夏部落的酋长,尧将其封于崇(今河南嵩山附近)为崇伯。洪水泛滥时,酋长们都推荐鲧出面治水。鲧认为共工治水之所以失败,原因就在于填堵得太低了。于是,他修筑堤堰,围堵洪水。结果,洪水不但没有堵住,反而更加泛滥。
后来,尧禅位于舜。舜是华夏部落的首领。舜认为,鲧治水九年都没有取得成效,百姓至今深受水害,就将他流放到羽山,后来又将其诛杀。
人们一般都认为,鲧治水不成功的原因在于他只堵不疏,然而面对凶猛倒灌的海水,除了围堵,在当时其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。

公元前 23 世纪 – 大禹治水

大禹是鲧的儿子,尧时被封为夏伯。在舜的时代,气候条件与鲧时相比已有所变化,海水不再继续上涨,河水泛滥也大大减轻。我们的先民面对的主要问题不再是洪水,而是洪水过后留下的积水与沼泽。
二十岁时,大禹肩负起治水的重任,他采取了“疏川导滞”的办法,也就是将陆地上的积水导入江河。大禹治水用了十三年的时间,兢兢业业,至今还流传着其“三过家门而不入”的传说。
由于治水有功,大禹赢得了众多部落的拥戴,取得了最高统治地位,成为诸夏之族最高的君长。

公元前 23 世纪 – 禹伐三苗

三苗是生活在长江中游以南的部落联盟,与中原地区的华夏部落联盟并列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部落联盟。当时,各部落联盟都在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,华夏部落欲向南扩张,受到三苗部落的阻挡;而三苗欲往北扩张,也会与华夏部落产生冲突。
在尧、舜、禹时代,华夏部落联盟与三苗进行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。帝尧时,三苗在首领兜的带领下,向北发展,中原部落的安全因此受到威胁。在这一紧张形势下,帝尧与三苗大战于丹山,三苗落败,帝尧将归顺的三苗迁到今甘肃陇西西北。舜时,将部分归顺的三苗迁往北方。
大禹治水时,三苗曾协助治水,做出了一定的贡献,但没有受到封赏,三苗因此怀恨在心而反叛。大禹准备率兵平叛时,舜出面阻止,他认为是自己德薄,如今却要出兵攻打三苗,这是不道德的行为。大禹听了舜的话,就用三年的时间去教化三苗,同时加强练兵。三苗知道舜和大禹文武兼修,双管齐下,于是归服。
舜禅位于大禹后,三苗再一次反叛。大禹亲率五千余人南下攻打三苗。结果三苗大败,向各地逃去,并融合到其他部族中。

公元前 2205 年 – 涂山之会

为了统一江南各氏族、部落和东夷之民,禹到南方各地去巡狩,并与各地首领约定好在涂山(今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境)的相会之期。
至相会之日,各部落首领有万人以上参会,他们带来了玉、帛作为朝贺的礼物。会上举行了隆重的祭天祀土的仪式,表示禹受命于天帝,是掌管天下的君长。四方诸侯均表示年年纳贡,臣服于夏。大禹与各地诸侯、方伯等协商了每年纳贡的种类和数量。
大禹通过涂山大会,向天下宣告夏王朝的建立。为了纪念此次大会,大禹将各地诸侯、方伯进献的“金”(青铜)铸造成了九个青铜鼎,象征着统一天下九州万国。

公元前 2198 年 – 禹杀防风氏

涂山之会后几年,禹再次巡狩东南。禹来到越地的苗山(今浙江绍兴),下令各地诸侯、方伯于次年春天来苗山相会。
到了相会之期,各地诸侯、方伯如约而至,并在行宫朝见了大禹,接受了封赏。只有防风氏姗姗来迟。
防风氏是越地一部落酋长,一直有建国称王的野心。这次迟到实际上是在藐视大禹的政治权威。
为了震慑各地诸侯和方伯,巩固王权,大禹下令诛杀防风氏,并曝尸三天。

公元前 2195 年 – 甘之战

大禹死后,他的儿子启即位,结果招致同姓诸侯有扈氏(今陕西户县一带)的不满,起兵反对启的统治。有扈氏是夏朝西边的一个大部落。启亲率大军征讨,两军战于甘(今河南洛阳西)地。
有扈氏军队在这场战争中大败,首领有扈氏被杀。通过此战,夏朝不仅巩固了王权,更重要的是确立了世袭制度,拉开了我国“家天下”的序幕。

公元前 2188—前 2119 年 – 太康失国,后羿代夏

公元前 2189 年,启之子太康继位。
太康荒怠国事,民怨四起,各地诸侯与方伯开始对夏离心离德。有一次,太康越过洛水以南打猎,一百多天都没有返回都城。东夷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趁机拥兵占领了都城,并派兵把守在洛水北岸,拒绝太康返国。
公元前 2188 年,太康流落到阳夏(今河南太康)住了下来,至死未能还都。
公元前 2160 年,后羿占领国都,立太康弟仲康为王。
公元前 2147 年,仲康死,其子相即位。后羿觉得经过多年经营,篡位时机已经到了,于是赶走了相,自己坐上了王位,史称“后羿代夏”。
后羿在位不修民事,统治残暴,把一切政事都交给亲信寒浞打理,自己只顾贪图享乐。后羿万万没想到,自己篡位的“事迹”竟成了寒浞仿效的范本。公元前 2139 年,寒浞杀后羿,取而代之。
在此之前,夏王相逃到帝丘,联合同姓诸侯斟灌氏、斟[插图]氏,与有穷氏相抗衡。公元前 2119 年,寒浞杀夏王相,夏统中绝。相的妻子有仍氏怀着身孕逃到了母家(今山东金乡),后来生下一子,即少康。

公元前 2079—前 2058 年 – 少康中兴

太康失国后,他的侄孙少康逃到有虞氏(今河南虞城)重新积蓄力量,从东夷手中夺回政权。有虞氏首领很器重少康,任命他做庖正,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为妻,并将纶城(今河南虞城东)赐给他。
少康是个很有远见的君主,他深知要想复国,仅仅依靠纶城这块根据地是远远不够的,自己还必须有一支军队。于是,他召集夏王朝的余众,又联合斟灌氏等残余势力,组成一支复国军。少康率领这支军队,攻入有穷国,将寒浞杀死于战乱之中。
公元前 2079 年,少康即位。
少康在位二十一年,积极发展生产,社会安定,百姓安居,史称“少康中兴”。

公元前 21 世纪 – 季杼东征

公元前 2057 年,少康子季杼即位。早在少康复国时期,季杼所统军队就是其中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,战争的历练为他日后征伐东夷奠定了基础。
季杼第一次东征,被东夷人用弓箭击败。为了减少士兵伤亡,确保东征顺利开展,季杼用兽皮制作了甲胄,还发明了盾牌。
第二次东征时,季杼发明的甲胄、盾牌发挥了作用,东夷人的弓箭再也穿不透季杼军队的甲胄。仰赖先进的装备,夏朝军队一直将东夷人赶到东海边。东夷最终臣服,每年向夏朝纳贡。

公元前 1600 年 – 商汤灭夏

约公元前 1653 年,夏桀即位。此时,商还是夏朝的臣属。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,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。成汤趁着夏桀腐败无能,积极扩张自己的势力。
约公元前 1600 年,成汤任用伊尹和仲虺为相,讨伐夏朝。大军从亳(今河南商丘)起兵,先灭葛(今河南商丘北),继而挥师伐韦(今河南滑县东南)、顾(今山东范县东南)和昆吾(今河南濮阳)等夏朝属国。
夏桀率军迎战而不敌,逃至鸣条(今山西境内),两军在此地再次交战。此战中,夏朝主力被消灭,夏桀逃至南巢(今安徽巢湖),被囚而死。其后,汤在三千诸侯的拥戴下登上王位,建立了商王朝,定都于亳。

公元前 1753 年 – 伊尹放太甲

伊尹是佐助成汤灭夏的开国功臣,在商朝的地位很高。汤的儿子太丁尚未即位就去世了,因此,汤去世后,由其弟外丙即位。
三年后,外丙去世,其弟中壬即位。四年后,中壬去世。商汤之后接连几任国君皆年命不永,导致政权频繁更迭。伊尹辅助太丁的儿子太甲即位。
公元前 1754 年,太甲立。
公元前 1753 年,因太甲无心朝政,伊尹号召群臣,将其放逐到桐宫反省,由自己摄政。
公元前 1751 年,太甲改过自新,伊尹率百官将其迎回,还政于君。

约公元前 15 世纪 – 祖乙兴殷

祖乙是商王朝的第十四位王。商王朝自第五位王太甲开始衰落,经过太戊的励精图治,重新振兴。但在太戊以后,中丁、外壬、河亶甲时期,相继有诸侯反叛,商王朝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,也大大损耗了自己的国力。
公元前 1526 年,祖乙在这样的国势下即位。
公元前 1525 年,迁都于耿(今山西河津)。结果迁都不久,都城即被黄河洪水冲毁。
公元前 1517 年,巫贤建议祖乙迁都于邢(今河北邢台)。后来又发大水,最后迁都到了庇(今山东郓城)。庇地物产丰饶,有利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,迁都此地后,商王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。

公元前 1300 年 – 盘庚迁殷

从商汤建国到第二十位君主盘庚,商朝经历了五次迁都。盘庚继位后,考虑到贵族内部多次发生争夺王位之事,国力一度衰弱,加上位于黄河以北的都城奄(今山东曲阜)屡遭水患,商朝的统治岌岌可危,盘庚决心将都城迁到黄河以南的殷(今河南安阳)。
商朝的贵族由于不愿意放弃在旧都安逸的生活和既得的财富,都不愿搬迁,还煽动百姓群起反对迁都。盘庚态度坚决,耐心劝导,最终挫败了反对势力,成功迁都。迁都后,盘庚整肃吏治,发展生产,对稳定商朝发展起了重要作用。

约公元前 1250—前 1192 年 – 武丁中兴

武丁是商王朝的第二十三位君主,在位五十九年。他在位期间,商朝达到鼎盛,史称“武丁中兴”。在治理内政方面,他从民间选拔贤才(如从普通民众中选拔了傅说任用为相),兴利除弊,政治清明,百姓富庶。对侵扰商朝的西、北诸方国,如羌方、土方、人方、鬼方等,进行了一系列战争,同时又进行了南征,如淮河流域的虎方,为商王朝广拓了疆域,东起海滨,西到陇右,南至江汉一带,北到河北北部,奠定了华夏民族大体上的疆域.

公元前 1046 年 – 武王伐纣

就在纣王自掘坟墓的同时,商朝的属国——周,早已在渭水流域积蓄力量,蓄势待发。周文王任用姜太公进行改革,势力日益强大。公元前 11 世纪中期,周武王即位。
公元前 1046 年,趁商朝后方空虚之际,周联合了众多诸侯,率领兵车三百辆,虎贲三千人,士卒四万五千余人,向商都朝歌(今河南淇县)发起进攻。双方在朝歌的郊外牧野进行大战,史称“牧野之战”。结果商军溃败,商纣王见大势已去,登上自己下令修建的鹿台,自焚而死。
商纣王亲手葬送了商王朝,而西方的小邦周,自此登上了历史舞台,开启了近八百年的统治。